他們向兩百萬人散布污衊、肆意抹黑!

把吹哨者栽贓成罪犯,最後還扮成受害者屢試不爽

📌 重大事件時間軸(檢舉人陳述)

下列內容係檢舉人依其親身經歷與蒐集資料所編纂之時間序, 屬於個人陳述與疑慮,僅供公開資訊整合與社會討論之用; 實際事實認定仍應以主管機關及司法機關調查結果為準。

2025/5/18
檢舉人經正式甄選進入中央廣播電台,任職 SEO 工程師。央廣屬於「國家一級關鍵基礎設施」單位,工作涉及資訊安全與國際宣傳效益。
2025/6/9
承包廠商創蹟數位在缺乏完整測試及交接的情況下,強行切換新舊官網。導致官網中斷超過兩小時並出現大規模 404/504 錯誤,造成流量急遽下滑。
2025/6/13
檢舉人透過數位發展部民意信箱正式檢舉,並同步告知董事長、總台長、副總、資安主管及工會代表。案件隨後被轉至文化部及單位內部,檢舉人懷疑此過程可能導致個資外洩。
2025/6/16
檢舉人再次透過數位發展部管道提交檢舉,指出官網與 APP 存在五大資安缺陷,並提醒涉及資產歸屬及控制權限風險。
2025/6/20
高層會議中,檢舉人遭受嚴厲質疑與壓力(如「事情到我這裡就是很大了」、「你會毀了央廣」),並被要求立即撰寫關於中資疑慮的報告。
2025/6/21
錄音紀錄顯示:高層已知專案存在問題,但僅打算「拜訪」而非正式稽核;另有發言提及 App 上架由「北京審核」,檢舉人認為此說法與一般 iOS/Android 審核程序不符。
2025/7/3
Google Play Console 發出通知:App 違反「裝置與網路濫用行為」政策,因使用不安全方式處理 WebView SSL 錯誤。
系統要求 85 日內完成修正,否則將下架(期限為 2025/10/1)。
檢舉人認為此通知反映專案存在重大資安缺陷,但單位並未即時處理。
2025/7/11
檢舉人向法務部調查局申訴,指出數位發展部處理不當導致個資外洩並造成內部壓力,並表示曾被要求製作不實陳述。檢舉人保留錄音與信件為佐證。
2025/7/21
檢舉人以電子郵件向法務部調查局檢舉,提出涉及中資與採購疑慮之具體資料。
2025/7/23
調查局正式回覆,表示「本案已移由業務單位辦理」。
2025/7/21–7/23
檢舉人補交更多中資與資安疑慮資料,並向發言人尋求協助。同時,工程端主管流出言論,表示可能以「試用期不適任」為由予以解僱,引發爭議。
2025/8/1
工程端宣布專案驗收結案,但單位僅獲得唯讀網站與 AWS 權限。檢舉人質疑此舉不利於資產歸屬與資訊安全管理。
2025/8/12
廠商提供之 AWS 帳號仍僅具唯讀權限,無法追蹤伺服器或程式操作。單位則要求填寫 ISMS 資安檢核表,但缺乏實質權限移交。
2025/9/4
檢舉人透過政風處檢舉信箱提交投訴,請求單位展開調查。
2025/9/5–9/6
檢舉人於家屬喪事期間仍被要求加班至深夜,請假單亦因格式問題遭退回。檢舉人向勞動部正式提出申訴。
2025/9/17
檢舉人向臺北市 1999 陳情系統提出陳情,並獲得受理通知。
2025/9/18
檢舉人透過勞動部職安署提交檢舉,並收到正式收件確認。
2025/9/19
檢舉人表示網媒組被排除於決策,工程端與廠商私下操作,導致官網持續出現大量 404 錯誤,流量驟降至每日僅約 50 人。
2025/9/21
檢舉人向監察院提交電子陳情。
2025/9/26 監察院回函確認收文,並要求補充說明。
2025/9/22
檢舉人親赴NCC現場陳情(有政黨人士在場作證),同日亦前往勞動部萬華辦公室提出現場檢舉。
2025/9/23
檢舉人再次向勞動部提交資料,並以電子郵件聯繫立法院相關窗口。
2025/9/24
檢舉人將相關資料寄送給媒體東森新聞 5186
2025/9/23
檢舉人發現帳號 rtiweb2025@rti.org.tw 被用於管理,但疑似未依正式程序授權;有員工稱係依主管指示操作。
2025/9/25
檢舉人通報流量持續低迷與搜尋結果混淆,並指出其個人帳號遭停用,工作權受影響。
2025/9/25–9/26
「臺北市1999」與「監察院」相繼回覆,確認案件已收件並進入處理程序。
2025/9/26
檢舉人生日當日,下午約 13:00 被台北市刑事警察大隊(CID)拘提,直至翌日凌晨約 03:00 才獲釋。
檢舉人表示其所有電子設備遭收押,部分重要資料遭刪除,案件僅以「待傳喚」方式處理。
檢舉人認為此舉疑涉報復性行動與滅證疑慮,並對其本人及罹癌母親造成重大衝擊。
2025/9/27–9/30
檢舉人陸續收到勞動部職安署法務部廉政署的回覆,確認案件受理中。
2025/9/30
夜間,檢舉人接獲公司來電,要求其「先行停職」。
檢舉人認為此舉缺乏正當程序,並可能加深外界對吹哨者遭報復的疑慮。
2025/10/1
Google Play Console 修正期限到期,App 面臨下架風險。
同日,相關新聞首次曝光,部分媒體以「央廣遭駭、內部員工涉案」為標題,引發關注。
檢舉人指出單位自行發布的新聞稿中,含有不實與抹黑成分。
2025/10/2
多家媒體後續大幅報導「央廣資安事件」,並將檢舉人稱為「涉案嫌疑人」。
檢舉人認為此舉屬於操控輿論、轉移焦點,進一步加深外界對吹哨者遭打壓的疑慮。
2025/10/3
公司處理方式矛盾:一方面通知檢舉人「不得進公司、暫時停職」,另一方面卻要求其親自到公司門口領取薪資。
檢舉人認為此舉缺乏一致性與正當性,形同羞辱性處置,加深吹哨者遭報復的疑慮。

被告紀錄明細|前科累累,卻可以一直標到政府的案子

看清楚,不只這些。以下部分紀錄,透明公開:

日期內容法院法院案號案件類別關聯人/公司
2022/05/02給付報酬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0年度訴字5677號民事雲龍, 張雲龍, 梁夢迪, 王兆華, 陳慶尚, 陳敬中, 陳祖祥, 王兆華律師, 陳祖祥律師,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29支付命令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0年度司促字16152號民事永進, 詹永, 遠雄, 雲龍, 張雲龍, 詹永進, Town,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28支付命令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0年度司促字12997號民事雲龍, 工作室, 張雲龍, 曾唯溱, 設計工作室, 點亮設計工作室,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曾唯溱即點亮設計工作室
2021/06/09排除侵害等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9年度訴字1717號民事如今, 安居, 業區, 遠雄, 雲龍, 張雲龍, 徐坴暉, 李宗憲, 涂溢耘, 王兆華, 耘之居, 陳慶尚, Town, 工業園區, 李宗憲律師, 王兆華律師, 陳慶尚律師, 博仁綜合醫院, 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康霈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2020/09/14停止執行臺北簡易庭109年度北簡聲字212號民事雲龍, 張雲龍,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格上汽車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2020/08/10本票裁定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9年度司票字14979號民事雲龍, 張雲龍,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格上汽車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2020/05/29給付承攬報酬內湖簡易庭109年度湖小字260號民事雲龍, 張雲龍, 洪志豪,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2020/04/28支付命令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9年度司促字6585號民事雲龍, 張雲龍, 湯佳峯, Town,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遠雄U-TOWN管理負責人
2020/03/31給付承攬報酬內湖簡易庭109年度湖小字260號民事雲龍, 張雲龍, 洪志豪,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2020/01/16清償債務內湖簡易庭109年度湖簡字14號民事周世洪, 張雲龍,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萬弘資訊顧問有限公司
2019/11/13支付命令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8年度司促字14971號民事張雲龍, 洪志豪,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2019/11/07支付命令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8年度司促字14615號民事周世洪, 張雲龍,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萬弘資訊顧問有限公司
2019/09/30支付命令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8年度司促字25572號民事技有限, 洪志豪, 技有限公司,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2017/05/08支付命令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6年度司促字7162號民事劉美瑛, 張雲龍,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2009/06/12假扣押臺灣高等法院98年度抗字767號民事甲○○,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更多被告資料 →

得標明細部分紀錄|文化部還幫忙背書

你越告,我們越撈錢,下面部分資訊:透明到底

公告日期標案名稱決標金額機關名稱機關單位得標廠商未得標廠商評選委員
114/02/11114年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後續擴充採購案1,075,000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4/01/23114年度金門縣文化局全球資訊網維護案280,000金門縣文化局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3/07/10112-114年族語人才資料庫系統維運暨改版計畫9,504,000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研究發展組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島宇人工智慧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陳秀玲,唐國華,曾士熊,馬耀.谷木,許韋晟
113/05/22112-113年原住民傳統名字書寫指引數位化勞務採購案2,930,100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研究發展組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陳俊麟,楊健貴,黃季平,馬耀.谷木,徐中文
113/05/17113年度全球資訊網維護服務專案1,076,000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2/12/22112年度文化部官網共構平台維護案第一次契約變更400,000文化部資訊處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2/11/10臺東縣衛生局--112年稽查資訊維運及派案系統功能增修維護案450,000臺東縣政府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2/10/04中英文官方網站改版481,000臺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資訊室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金硯科技工程資訊有限公司
112/06/08112年度全球資訊網維護服務專案989,000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2/03/03112年度官網維護服務暨無障礙認證申請勞務採購案300,000衛生福利部中區老人之家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2/01/19112年度文化部官網共構平台維護案1,550,000文化部資訊處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周立德,鄒慶士,連志誠,莊舜清,梁毓芳,鐘淑美
111/10/31全球資訊網站更新資訊服務採購案420,000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數位創新中心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1/08/11主題網及資料庫系統升級390,000國立臺灣文學館兼辦資訊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1/06/20111年度全球資訊網維護服務案933,000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1/04/21111年度文化部官網共構平台系統升級案1,840,000文化部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王亦凡,黃世禎,祝國忠,魏秋宜,鐘淑美,莊舜清
110/12/29111年度內政部暨所屬機關人事服務平台維護案248,000內政部總務司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0/10/27官方網站擴充維護案475,000國立臺灣文學館展示組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0/10/05電子報功能擴充及版面優化案197,000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綜合企劃組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110/09/27110年度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建置與維護擴充計畫1,668,000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威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行科技有限公司,新易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世禎,陳雪華,王鄭慈,王祥安,吳如容,翁誌聰,鄒求強
110/09/23109~110年度文化部官網共構平台導入及功能擴充案第三次契約變更420,000文化部資訊處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更多得標資料 →

常見問題|政府招標 × 中資 × 創蹟 × 文化部

1. 什麼是政府招標?

政府招標是指公部門花納稅人的錢,公開找廠商投標工程或服務。理論上講求公平、公正、公開,現實中,內幕可多了。

2. 中資企業怎麼參與台灣政府採購?

有些中資會用人頭公司、多層持股、甚至掛名董事參加台灣政府標案。帳面乾淨,實際控制卻在對岸手上,台劇都沒這麼會演。

3. 創蹟數位科技有限公司是誰?

創蹟數位是一家標案「常勝軍」,專門吃文化部、政府、基金會的大型資訊標案。得標紀錄爆炸多,法院紀錄也很精彩。

4. 文化部政府標案有什麼特殊?

文化部標案通常都是數位內容、網站、系統開發,金額高、案子多,很容易被特定廠商或疑似中資盯上。

5. 中資滲透政府標案的風險是什麼?

資安外洩、政策被操控、納稅錢流向中國資本,甚至有國安疑慮。最怕你不在意,錢和資料都出去了還渾然不覺。

6. 哪些公司有中資疑慮卻還能得標?

公開資料有創蹟數位、點亮設計等,都是網友、媒體點名過的對象。但現實上查證不易,因為公司結構設計得很用心。

7. 如何查詢政府招標和得標紀錄?

直接上政府電子採購網,查公司名、標案名、標案號全部透明公開,資料量比你想像還要多。

8. 創蹟數位和中資真的有關係嗎?

媒體和網友多次質疑,但沒有直接證據。建議政府和民間都該進一步調查,畢竟這麼多標案金額和人脈,真的很難不多想。

9. 為什麼文化部標案常常同一家公司得標?

有的是規格寫得像量身打造、有的是評選委員人脈熟、還有投標門檻高。結構問題讓新公司很難進來,資深廠商越來越穩。

10. 台灣有針對中資參與標案的法律嗎?

有,但只規範直接中資,間接參與、掛名、假外資還是很容易混進去,實務查核很難防。

11. 政府招標真的都公開透明嗎?

表面公開透明,但很多細節還是外行看不懂、資料不齊、改標無痕、甚至有些案子查不到細節。

12. 民眾可以檢舉疑似中資廠商嗎?

可以!歡迎檢舉給主管機關、政風單位、廉政署,也可以爆料給媒體或直接寄信給這個網站。

13. 有中資入侵標案的實際案例嗎?

有,像創蹟數位、點亮設計等,都被媒體或爆料人質疑過中資色彩,但實際追到資金端真的很難。

14. 政府怎麼查中資滲透?

查股權、查董事、查資金流,不過專業中資結構設計本來就為了規避查核,台灣官方常常只能查到表面。

15. 標案如果被查到有中資,後果會如何?

理論上可終止契約、廢標、追回款項、追究責任,但台灣過去真正重罰的案例很少,多數就是消失不見。

16. 創蹟數位的得標有哪些爭議?

得標頻率超高、金額大、跟多家公司打過官司、被告紀錄不少,加上資金來源常被質疑,是外界關注的重點。

17. 為什麼特定公司壟斷政府標案?

門檻高、人脈強、規格設計精準,甚至有時候投標流程內定,讓新公司根本進不來。

18. 文化部有主動查中資嗎?

有「程序上」的查核,但面對跨國金流、層層控股,實務上很難徹底。多數時候還是靠民間爆料或媒體揭露。

19. 納稅人可以怎麼監督政府標案?

關注採購網、查閱公開資料、向機關或廉政署反映、支持公民團體或參與爆料,是每個納稅人最直接的參與方式。

20. 如何查公司或負責人的被告紀錄?

可上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查詢,或直接 Google 公司與負責人名,很多公開資料都查得到。

21. 這一頁資料來源有哪些?

所有資訊皆來自政府採購網、法院判決系統、新聞公開報導與網友提供的資料,內容均有資料來源可供查證。

22. 如果我有資料或爆料,可以投稿給你們嗎?

超級歡迎!你可以寄信、留言,或使用頁面下方的匿名爆料表單,安全又即時,集結大家的力量才有機會讓黑幕現形。